現代人已經被網路制約了,那上了船,尤其搭乘環球遊輪環遊世界時,要如何上網呢?
這篇文章是四年前搭和平船海洋之夢號 (Peace Boat) 環遊南半球時的上網記錄,一直懶得寫,不過因為又將出發走北半球環球行程,在找北半球網卡時,順便把以前的資料整理一下。
先講結論,船航行在海上時,只能靠衛星上網 (那時還沒星鏈 Starlink 啦,就算有,也夭壽貴吧)。衛星上網呢,貴又慢,我全航程只買了一張船上上網卡,而且幾乎沒在用,上了船就別浪費時間在網路上啦。至於上了岸呢,以我在和平號 100 回的觀察,二種上網方式最強大:一為 Google Fi,其二為中國門號。但是呢,二者都不是多數台灣人能辦的,所以放棄。
和平船 100 回是 2018/12/26 從日本橫滨出發,2019/4/1 回日本橫滨,當年呢,南半球上網卡有些地區很難找,譬如:馬達加斯加、納米比亞、復活節島、大溪地等。但在努力尋找下呢,除了納米比亞之外,其他地區都順利上網了 (復活節島訊號很差)。
以下是地區及網卡、價格列表資料。基本上這份資料在疫後的 2023 年已不適用,因為很多卡已找不到了,當時買了在那時算新技術的儲值型上網卡「雲遊寶走芯卡」,先買空卡,需要哪個地區的上網流量,再使用 App 線上買流量套餐,使用 Paypal 付款,超方便,也不貴,可惜啊,疫情期間雲遊寶倒了,我的走芯卡只能留做紀念了。
在每個靠港地,大概接近岸邊的前 1-2 小時就可能收到網路訊號,所以有靠港的那天,通常我都半夜就上甲板,等待網路訊號 (因為在房間比較難收到訊號),常常我還沒收到訊號,就看到中國船友已經在視訊聊天了。
偶而啊,在經過某些沒停靠的區域,稍為靠近一點陸地,也可能有訊號,譬如:神戶航行到廈門間,經過台灣海峽時,可以收到一下子台灣的訊號,就有小確幸,能上個幾分鐘的網。
延伸閱讀: